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会

中德合作硕士培养项目校友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9-12-05 22:06  来源:综合处  点击次数:


(参加座谈会的校友合影)
为进一步做好项目校友联谊会的各项工作,2019年12月3日由项目部组织的校友座谈会在北京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举行。参加座谈会的同学分布在第六期至第十四期,共有十一名校友。
 
座谈会的开场由项目负责人姚博老师致辞,他首先向各位的热心参与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项目发展及相关工作的筹备情况。
 
参加座谈会的各位同学在席间踊跃发言,对今后开展校友交流等活动积极献言献策,希望通过广泛的交流能够加深大家的感情,构建和谐的交流平台,为学弟学妹实习就业提供帮助。
(张哲先生发言)
 
现就职于中关村发展集团的项目第六期学员张哲先生在发言中指出,能够搭建联谊平台是众望所归,多年来同学之间只有小范围的沟通与交流,大家拥有的优质资源无法在校友之间共享与合作,他希望通过校友联谊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强各届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达到资源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何其迪博士发言)
 
目前正攻读博士何其迪女士指出,自己作为8000多名鄂伦春族同胞中第一位到德国留学者,对国家统计局开设项中德合作目表示感谢,也期盼能有更多的中西部地区的优秀学子能够有参加项目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希望能争取在其所在的地区开展校友联谊活动,以期更好的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与精神风貌。

张怡姮女士发言)
 
张怡姮女士一直关心项目发展,并连续三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教学辅导工作,目前其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下辖的中国金融出版社。校友群建立以来,她已成功组织优秀校友编写畅销书一本,并继续组织新书的创作,为优秀校友利用所学知识服务大众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她希望项目部能尽早启动博士项目,为广大校友进一步深造提供平台。张怡姮表示,今后将依托自身优势为优秀校友及项目部出版博士论文及教学资料等提供支持,如校友所在单位或开展的项目有大额投资需求时也可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同时也将继续为学弟学妹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孔维先生发言)
 
现就职于CSDS(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孔维先生在发言中指出,能够通过交流为广大校友在证券、基金结算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及意见建议。
郭凌宇先生发言
 
供职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的郭凌宇先生根据自己从事的业务出发,向大家介绍了个人征信、消费分期、外汇结算等相关知识,并提议可以探讨对参加项目的学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等支持。
 
李彦孚先生发言
 
来自华安证券的李彦孚先生欣慰的说,通过项目校友群已与校友马玉丹所在的金风科技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在发言中,他对张怡姮学姐等人积极向学弟学妹提供内推机会表示感谢,并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能够得到学姐学长的帮助,获得心仪的工作,他目前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交流。
(马玉丹先生发言)
 
在金风科技融资部工作的马玉丹同学,回国后积极参与项目培训工作,在对学弟学妹们进行辅导,为弗莱堡大学教授到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演讲提供现场翻译等做作中表现出色。他指出,今后将继续为学弟学妹在回国实习,就业推荐等方面继续提供支持和帮助。
种杨柠女士发言
 
回国后在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工作的种杨柠女士对项目的发展、学员招募等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也指出她将积极利用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为校友提供外文图书及版权引进,提供文献资料及对在文化、出版行业工作的校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与帮助。
 
(王雨婷女士发言)
李雨桐女士发言

就职于德国宝马和德国大众的王雨婷及李雨桐分别指出,她们所在公司的能为项目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岗位,今后将力所能及的为项目学员提供更多的实习信息和就业渠道。
邢悦扬女士发言
 
邢悦扬回国后在中影集团任职并从事宣发工作,她在发言中指出,为支持校友会开展活动将在其工作的领域为大家提供比如首映式观影等各类有益的文化活动。
 
在开展校友活动的讨论环节,大家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案,并对项目的延续和健康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座谈会进行了约三个小时,通过沟通,大家充分交换了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对今后开展丰富多彩校友活动充满期待。
 
项目校友群的组建和校友联谊活动的开展是在国家统计局原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章国荣等关心项目发展的老领导们的提议下进行的,项目部将尽快将座谈会收集到的意见形成文案择期向所有校友公示。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获得了广大项目校友的积极响应,由于场地有限,很多校友没能参加。另外远在德国的陈娟娟女士(现就职于德国莱布尼兹研究所,同时在该所攻读博士学位)等海外校友也积极响应座谈会的召开,并通过微信、邮件等渠道对校友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延伸阅读(与参加座谈会的学员相关词条):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来,集团始终以服务创新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创新要素聚集的开放共享生态体系,运用园区、投资、金融、专业服务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创新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已成为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经过多年发展,集团不断发展壮大,注册资本从100亿元发展到230.2亿元,累计服务科技企业4万多家次,获得了AAA长期主体资信评级,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逐步构建起集空间运营、产业投资、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业务体系。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是世居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伦春族人口为8196人。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没有文字,现在主要使用汉语汉文。
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布特哈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呼玛、逊克、爱辉、嘉荫等县。黑龙江省有鄂伦春族3871人,占鄂伦春族总人口的47%;内蒙古自治区有3573人,占44%。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实践中,鄂伦春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有口头创作、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等 。
中德合作硕士培养项目为鄂伦春族培养了首位德国留学生,目前该同学正攻读博士学位。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5月,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类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制品为主的专业出版社。50多年来,我社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扎根金融沃土、突出金融品牌、出版精品书刊”的办社理念,坚持走金融专业特色的强社之路,出版了一大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金融类图书、期刊和音像电子制品,为服务中国金融改革发展、普及全民金融知识、促进国际经济金融交流、弘扬先进金融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经中国证监会批准,2001年3月30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结算)设立。公司总部内设16个部门(含1个工作组),公司下设上海、深圳、北京三家分公司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香港)有限公司、中证证券期货业信息基地建设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中国证监会是公司主管单位。
目前公司业务覆盖的场所范围:(一)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全部上市或挂牌的证券提供登记、清算和交收服务;(二)为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期权等金融衍生品提供清算、交收服务;(三)为沪港通等跨境证券交易提供登记、存管、清算、交收服务;(四)为内地发行的开放式基金产品、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及陆港基金互认产品提供登记、清算、交收及托管服务;(五)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转融通业务提供登记结算服务;(六)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国债期货提供实物交割服务;(七)为非上市公众公司提供集中登记存管服务;(八)为境外上市公司(主要在香港)非境外上市股份提供集中登记存管服务;(九)为债券在证券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市场流动提供转托管(转登记)服务。
公司对登记结算系统参与者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一)为上市公司等证券发行人提供持有名册、证券权益派发、公司行为网络投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服务。(二)通过电子化证券簿记系统为证券持有人设立证券账户,提供登记、存管服务及证券交易后的证券交收服务。(三)为结算参与人设立担保和非担保资金交收账户,为证券、金融衍生品交易提供清算、交收服务。就场内集中交易的证券品种,公司作为中央对手方(CCP)以结算参与人为单位,提供多边净额担保结算服务。就非场内集中交易的证券品种,提供双边全额、双边净额、实时逐笔全额(RTGS)及资金代收付服务。(四)为公募、私募基金发行人提供基金资产的托管服务。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是中国全球化和综合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在中国内地及5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机构,拥有比较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形成了公司金融、个人金融和金融市场等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体,涵盖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证券、保险、基金、飞机租赁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中银香港、澳门分行担任当地的发钞行。
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银行始终秉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将爱国爱民作为办行之魂,将诚信至上作为立行之本,将改革创新作为强行之路,将以人为本作为兴行之基,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得到了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面对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努力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华安证券[股票代码:600909]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1991年设立的安徽省证券公司,是安徽省最早设立的专营证券机构;2001年安徽省证券公司在合并安徽证券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增资扩股成立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华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证监许可[2012]1409号文),注册资本28.21亿股。截至2015年底,总资产223.93亿元,净资产67.82亿元,净资本50.48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18.65亿。公司连续在行业分类评级中评为A类A级公司。
 
金风科技[股票代码:002202]
金风科技股份公司(Xinjiang Goldwind Sci & Tech Co.,Ltd.)是中国成立最早、自主研发能力最强的风电设备研发及制造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开发研制、生产及销售,中试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及运营,是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主要产品有600kW、750kW、1.2MW、1.5MW系列风力发电机组,正在研制的产品有1.5MW部分新机型、2.5MW、3.0MW、5.0MW风力发电机组。公司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863"项目及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的重点承担单位,目前正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制与示范"重大项目课题。
2016年8月,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420位。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是一家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2002年成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2009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成为中国海关AEO高级认证企业。   
我们始终坚持以引进国际先进科技文化成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目标,致力于成为让中国了解世界的桥梁和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主力军,致力于构建世界级数字中盘,致力于打造最先进的全球按需印刷网络,拥有国内唯一的出版物专用保税仓库,已经形成了出版物进口、出版物出口、数字资源服务、国际会展服务、按需印刷、国际出版、文化贸易、金融地产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目前,公司资产总额48亿元,营业收入55亿元,拥有国内外分支机构40多家,已成为中国出版业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进出口企业和国际性书展服务机构。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创办(1986年)并承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已经举办30多年,成功跃居世界第二大国际书展。
德国宝马汽车
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之一,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宝马公司的全称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he A.G",BMW就是这三个单词的首位字母缩写。BMW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工厂,成立于1916年3月7日,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公司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家。 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了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
德国大众汽车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
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国民”,Wagen在德语中意思为“汽车”,全名的意思即“国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台湾译为福斯汽车,港澳、大陆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整个汽车集团在2012年产销超过907万辆,大众品牌则超过574万辆。
2018年8月25日,大众官方宣布独立推出电动“We Share”汽车共享服务。11月,大众宣布进军电动汽车领域。
中影集团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英语:China Film Group Corporation,简称中影集团,英文缩写CFGC)成立于1999年2月。中影集团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影片进口权的公司,而且是中国产量最大的电影公司。
由原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华韵影视光盘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组成。中影集团拥有全资分子公司15个,主要控股、参股公司近30个,1个电影频道,总资产28亿元。
中影集团成立以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业务重组、资产整合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了资源统一开发,人事、财务统一管理,形成了影视创作生产,发行放映,境内外合拍影片管理、协调和服务,院线经营管理,数字制作,数字影院的建设与管理,洗印加工,影片进出口,电影器材营销,后电影开发,光盘生产,媒体运营,广告,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主业突出、多种产业门类共同发展的链条式经营模式。
2018年12月,中影股份荣获中国证券金紫荆奖。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首页 > 校友会
@Copyright ©2016-2019 版权所有 北京亚欧国际教育文化院 人人站提供技术支持
京ICP备17008516号 联系电话:010-86202688 邮箱:zhsb@aeec.ogr.cn
北京亚欧国际教育文化院 北京亚欧国际教育文化院 北京亚欧国际教育文化院
Powered by RRZCMS